填志愿并没有一个通用的公式,因为每个人的性格爱好、天赋、家庭背景都是不一样的,适合别人的方案不一定适合你。
对于那些特别优秀的人,大学里学什么专业根本不重要,因为这些人有极强的综合能力,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或者在工作实践中把自己培养为跨界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对于他们来说,大城市带给一个人的眼界、人脉和机遇,远比专业知识要重要得多。
但如果一个人能力平平,也不愿意吃奋斗的苦,也无法承担太大的精神压力,那么对他来说,选择一个稳妥的、收入水平还不错的专业,未来过上小富即安的生活,这可能才是最适合他的选择。
所以当我们在考虑学校、城市、专业这三者间的排序时,一定要先问一问自己,你的天赋、自律程度、承压能力到底在什么水平上,你只有先搞清楚这个问题,才能做出适合你的选择,这是其一。
很明确地知道,自己有某个特别喜欢并且擅长的领域,那么我建议你跟随自己的内心优先去选择专业(前提是你家里条件不是特别困难)。
一个人如果走的是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那条路,往往才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潜力,而且也会更有幸福感和满足感。
上面这一条其实要考虑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你的家庭背景。
比如王思聪,他学的是哲学专业(伦敦大学),对于像他这样的富二代,接受博雅教育,提升思辨能力,远比学习某种技能更加有用,毕竟人脉和资源他们家有的是。
但如果你家比较困难,你还非要去读哲学这类不太好就业的专业,那我觉得你应该慎重考虑。
越是资源匮乏的家庭,就越要考虑投资回报率。
相对来说,工科专业是投资回报率比较高的选择。
当然,工科领域其实也可以再细分为传统行业和新兴行业,这个后面再说。
其五,选择专业的时候还要考虑技术进步可能会给行业带来的冲击。
随着人工智能的兴起,一些初级的脑力工作可能会被逐步取代,比如简单的图文编辑、病人的预诊断、给律师整理资源的助理、模板化的工程设计图等等,这些工作人工智能应该会做得比人类更好。
当然,由于现在以及在可预见的未来,人工智能技术都还停留在弱人工智能层面(关于强人工智能和弱人工智能,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有分析,这里不再专门讲了),所以人工智能无法替代高级的脑力工作,专业领域的大牛依然会非常有价值。
但对于那些打下手的助理或者半吊子,他们很可能会丢掉饭碗。
所以像过去那样学一个学业然后干到退休这种事,可能性会越来越小。
想要不被时代淘汰,每个人都需要终身学习的能力。
技术宅,指技术上很牛逼的人。美团、滴滴、蚂蚁金服等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而他们的出现都要靠大数据、云计算来支撑。还有一个非常有前景的领域是人工智能,这个属于面向未来的领域,谷歌、百度这类的科技公司都在高薪搜罗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
高感性人群,说的是能做出好看、独特、搞笑和让人感动的东西的人群,因为体验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千金难买我高兴。
如果你属于以上两类人,老板会抢着要你,甚至你可以在小有所成之后自己开公司,典型的如前几年靠短视频成名 papi酱。
再比如近几年很火的李佳琪,他说话的时候表情丰富声音魔性特别有感染力,所以带货能力极强,创造了5分钟卖掉1.5万只口红的商业传奇。
这就是高感性人群的优势,而且这个优势恰恰是人工智能永远都无法取代的(当然,能不能走得远,内在是关键)。
具体到专业,如果你很明确的有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专业方向,那就跟随自己的内心。风水轮流转,热门冷门永远在变换,追热门不如好好发挥你的天赋和特长。
如果你没有特别明确的方向,理科生可以考虑高势能专业,或者比较稳的工科专业(前者对应新兴行业,后者对应传统行业)。
高势能专业是指一些门槛较高,别人不容易学会的专业,比如人工智能,这是面向未来的专业,现在缺口极大,收入也非常之高。
又比如数学专业,在未来的大数据、云计算、科技金融领域中,一定有一席之地,并且很难被人取代(其实,数学作为基础学科,是学好很多理工科专业的基础,尤其是和算法相关的科目)。
根据“校招薪水”整理的《2020届互联网校招高薪清单》,人工智能、算法工程师、大数据研发、客户端开发这些高技术含量岗位,本科生一毕业就可拿到30万-40万的年薪。
硕士和博士更高,甚至可以达到百万年薪,高势能专业学历越高优势越明显。
还有一类是就业比较稳定的工科专业。
凡是行业需求量较大,又有一定技术门槛的工科专业,一般就业率和收入都会比较有保障。
具体的可以参照麦可思统计的2021年大专生生收入数据(这个排名每年都会变,所以仅供参考),信息安全、大数据、云计算、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都属于就业稳定收入又不错的专业
当然,凡事有利必有弊。
所谓的稳定的工科类专业,由于就业人群数量巨大,所以也比较容易遇到职业的天花板。
有时候发展得很好的,还是跳出老本行的那几个。
我班里还有3个创业的,一个是家里有资源的同学A,一个是没资源的技术宅B,还有一个是有资源的技术宅C,公司发展都不错,但差异也不小。
有资源的技术宅C,开了一家网络安全公司,正好又赶上了网络安全的风口,目前公司收入已上亿。
但他能做得起来,不可或缺的一个原因是,他自己技术很强,属于稀缺型人才。高中时他就破解了瑞星杀毒软件;大二时,发生了某岛国人民在钓鱼岛插国旗的事件,然后有一次去他宿舍,发现他正在和中国红客联盟的小伙伴组织网络攻击,直接把五星红旗插到了岛国的政府官网。
发展相对慢一点的是没有资源的技术宅B,毕业后去了英特尔,辗转跳槽了几次,四年前与投资人合伙在上海开了一家科技公司,从最初的一个人当爹当妈打理公司大小事务,到如今公司走上正轨,也算小有所成。
顺带提一句:女生学工科,就业上有劣势,但找对象还是有一些优势的(身价上亿的技术宅C同学,他的老婆就是我们同班同学)。
哪些专业不建议报
法律事务、语文教育、美术学和音乐表演,在近几年都是红牌专业。
还有就是和生物相关的那几个学科,屡屡上榜,有的甚至连续6年中有5年上榜(知乎上生物相关学科背景的网友也一直在吐槽自己的专业又难学,又不好就业)。
但所谓的红牌专业我觉得仅供参考。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冷门随时有可能变成热门。
比如随着自媒体的兴起,对优秀写作者以及编辑的需求明显变强了,和汉语相关的专业,也可以拿到高薪。
所以还是那句话,自己的兴趣、天赋应该是更优先考虑的因素。
还有要补充的是,高势能的理科类专业很枯燥,而且需要天赋支持,如果你是活蹦乱跳沉不住气的性格,还是算了吧。
其他注意事项
• 避开体检结果限制的专业
比如我高中班里有几位同学是色盲,有些专业是不能报的。
• 如果你报的是名校,建议服从调剂
理由参见第1条。
• 如果你文科很好,但数学不好,可以考虑“曲线进名校”
我认识一个朋友,她文科好,但数学有硬伤,高考没能考上一本线,但她在填志愿的时候做了一个很聪明的选择——填了某二本学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因为这个专业考研的时候不用考数学,然后她考研的时候成功考上了浙大。这就是一个扬长避短的案例,很有意思。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和经历,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最后再提一句:社会的优质资源永远是稀缺的,竞争也会很激烈,所以努力不一定能成功。
但当你竭尽全力,即便不能收获最好的,也能得到次好的。追求的过程本身,会让你变成更好的自己。
祝福每一个努力的人,共勉。